糞便,俗稱大便,是人或動物的大腸排遺物。糞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余、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K、維生素B。
說這么多,其實只想強調一下:養殖牛在生產中有較多的方法來檢測牛的營養狀態,但糞便檢查與評定是最為簡單與高效的。營養專家或有經驗的獸醫可以通過對糞便的評定和檢查“窺探”出深層次的牛營養與消化系統中的問題,從而可以對牛生產中的日糧營養配比與制作,牛消化及飼養管理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
今天就從牛糞便的直觀性狀:顏色與粘稠度,跟您好好叨一叨:
一、影響糞便顏色的因素
(1)精粗飼料類型
一般情況下:
如果牛采食新鮮的青草(新鮮苜蓿,黑麥草等),其糞便顏色會呈綠色;
如果牛采食粗飼料以干草(如稻草,麥秸,花生秧等)為主,其糞便會呈褐色;
如果牛的日糧谷物(如玉米,豆粕等)比例較大,那么糞便會呈現一定的黃色。
(2)膽汁濃度
膽汁呈現黃色,如果腸道內膽汁排出量較大,則糞便會呈現黃色。
(3)日糧過瘤胃速度
一般情況,日糧過瘤胃及腸道的速度越慢,糞便會呈現褐色,并且表面有粘液,呈現一定的光澤。
(4)胃腸道病變
糞便呈現深血紅色時,可能是胃腸道病變(痢疾和球蟲?。┏鲅獙е碌?。沙門氏菌引起的感染呈現淺黃色或淺綠色腹瀉糞樣。出現此類情況時,應給予足夠重視,并積極治療。
二、糞便粘稠度
(1)當瘤胃發酵機能紊亂時,大量未經瘤胃發酵的日糧進入后腸段,并且在后腸段過度發酵,產生酸和氣體,使牛糞便粘稠度發生改變。
(2)當日糧中可發酵FOM及RDP過高時,容易產生粘性糞便。
(3)當牛飲水收到限制或者日糧中蛋白含量很低時往往會產生堅硬的糞便,牛嚴重脫水時糞便呈現堅硬的球狀。
(4)當牛的左側真胃移位,其糞便往往為糊狀。
當評定牛的瘤胃和腸道內的狀況時,糞便外觀便能提供很多飼料消化過程和消化部位的信息。我們可以依此來及時調整日糧結構,使牛的糞便趨于正常,從而進一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提高養殖牛的綜合效益。
東立生物——關注骨骼營養 提升動物健康產能企業。關注牛的糞便,關注牛的胃腸道,關注牛的飼料營養,關注牛的健康,提升牛的綜合效益!